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更直观地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地方的生动实践,进一步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2025年7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党员教师先后前往南京市溧水区城市展示中心和红色地标——里佳山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日活动。此次活动将党性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把思政课堂延伸至历史现场,让大家在实地参观中深刻领悟革命精神。
溧水区城市展示中心作为展现溧水城市变迁与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通过丰富的展陈手段,全方位呈现了溧水从农业县到现代化新城的蜕变历程。教师党员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先后参观了“历史沿革”“规划蓝图”“产业振兴”“生态宜居”等多个展区。活动中,学院还特别设置了“实践教学研讨”环节。教师们结合参观所见所闻,分组讨论如何将溧水城市发展案例融入思政课堂。大家纷纷提出设想,有的老师计划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增设“地方发展成就”专题,有的老师打算以溧水产业振兴为例,设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教学项目。
随后,全体研修班学员又乘车赶往地处溧水区南部的红色地标——里佳山村。这里曾是全面抗战期间新四军经常活动的游击根据地,具有深厚的红色底蕴。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党员教师们依次参观了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军工部旧址、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被服厂旧址,以及沧海一粟·开国大将粟裕纪念展等。展馆内丰富的文物、详实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生动还原了新四军将士在江南地区英勇抗战的峥嵘岁月。锈迹斑斑的武器、朴素的军装和生活用具、泛黄的行军地图,无一不让大家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在物资匮乏、敌强我弱的困境中,依然坚守信念、顽强斗争的精神品格。粟裕纪念展以照片、图表、字画、视频等各种形式,多角度地反映粟裕大将的丰功伟绩和历史贡献,展示其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远见、高超的战争指挥能力,充分弘扬了粟裕同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激励大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通过此次参观,大家对“铁军精神”中蕴含的爱国情怀、革命意志和奉献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溧水红色之行,对党员教师们而言,既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是一次作风的锤炼。大家通过参观学习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进一步增强了纪律意识和责任担当。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奎泽指出,各位同志要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将纪律要求转化为行动自觉,并结合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时刻警示自我,提升党性修养。
此次党日活动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搭建了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平台,有助于将地方发展实践转化为思政教学的生动素材,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做出贡献。未来,学院将继续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引导思政课教师在实践中学史明理、学史力行,将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同时,激励党员同志们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刘启振 编辑:龙庆 初审:史献芝 复审:李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