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伤痛 南邮举办“南京大屠杀”专题讲座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发布时间:2025-05-22浏览次数:10

  

 

八十八年前发生在南京城的侵华日军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留下了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5月21日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立人大讲堂举办“南京大屠杀”专题讲座,邀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专班办公室主任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思政课教师刘红艳为青年大学生专题讲座不忘历史  圆梦中华——不能忘却的伤痛南京大屠杀’”

“第八十七师二五九旅少将旅长易安华奉命守卫光华门,写下告妻儿书:不灭倭寇,誓不生还。国将不保,何以家为?1983年,民政部追认易安华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易安华入选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据战后法庭统计,被俘军民惨遭集体杀戮及焚尸灭迹者,达19万人以上,并附有集体屠杀28例。被零星屠杀、尸骸经慈善团体掩埋者,达15万人以上,并附有零星屠杀858例。”

“两个日本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以谁先杀满100个中国人为胜,在南京及周边地区进行杀人竞赛。”

日军在南京城进行了40多天的无情杀戮,遇难军民达30万人以上,全市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建筑化为灰烬,发生了超2万起强奸和轮奸案。这是一段血与泪凝成的警示录。

……

当刘主任将珍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的老照片、老新闻、老杂志、马吉摄影机和影像胶片、战后法庭定论等等珍贵史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在同学们眼前的时候,当刘主任怀着沉痛的心情讲述起蓄谋已久的日本侵华史南京大屠杀基本史实的时候,同学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的坚韧不屈,更是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真相的触目惊心和惨无人道。

刘主任还介绍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基本馆史馆情国家公祭的意义与作用。她表示,回望“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是为了铭记与警醒。铭记侵略者的暴行,更铭记中华民族在苦难中的抗争与不屈。历史不容篡改,真相不可掩盖。我们应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圆梦中华

“南京大屠杀是每一个中国人沉痛的记忆。听完刘老师的专题讲座,久久不能释怀。回想起日本侵略者犯下的那些累累罪行,我深感历史不容后人遗忘。”经济学院大一学生周裕翔表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捍卫世界和平。

“历史会逐渐久远,但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永远就在那儿,只有正确认识这些历史,才能避免重蹈覆辙,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以敬畏历史的正义情感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做历史记忆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参加立人大讲堂志愿服务的管理学院大二学生张晨雨表示,讲座极大地开拓了自己的视野。

刘主任的讲座主题鲜明、史料详实,内容丰富、意蕴深远,讲述细腻、饱含激情,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深刻又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前行。自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建教育部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以来,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泛组织师生赴纪念馆开展现场实践教学、录制“纪念馆里的思政课”微视频、手绘纪念馆数字地图、参与国家公祭日校园烛光祭活动,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大思政课”实践教学铸魂育人成效不断彰显。

(撰稿:沈金霞 张可辉 编辑:龙庆 初审:史献芝 终审:李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