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将会进一步落实好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委书记李大伟: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基层党组织要着力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挑重担、开拓进取,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和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形象,团结带领师生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学院党委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广大师生用心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传承弘扬“忠贞不渝、使命必达”的战邮精神和“信达天下、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信心决心,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研究与高质量教育教学能力本领;做实强基固本,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把马院各项工作做扎实、做规范、做出特色,增强“向心力”,提升“凝聚力”,强化“战斗力”,建设好江苏示范马院,做好重点学科建设,为推进党的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全力抓实创新思政课建设,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引领下,强化思政课课堂质量提升,发挥培根铸魂功能,坚持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江苏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人才培养培根铸魂,为学校“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新时代马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副院长(主持工作)史献芝: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推动“十四五”发展目标圆满完成,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作为一名承载“立德树人”时代使命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倍感鼓舞。实践中,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特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聚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我们要以“勇当先行者”的勇气和姿态,将创新教学模式作为强化思政课育人的第一动力,把改革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经验,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以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为江苏乃至全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奎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对于宣传和研究党的大政方针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教师而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有助于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树立正确科技观方面责任重大。在思政课堂上,我们要将科技创新的案例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激发他们投身科技创新事业的热情。思政课要注意紧扣国家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课程实效,引导学生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深刻理解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连,成长为能够积极投身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具有时代担当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应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充分发挥思政队伍的使命担当,不断创新思政教学与研究工作,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书写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崭新篇章。
院长助理,基地、科研秘书张宇: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江苏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习近平总书记既肯定了江苏的工作,又为江苏落实好挑大梁责任指明了努力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开放”,“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度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勇担重任。
概论教研室支部书记郑千千: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鼓舞人心,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支部书记和思政课教师,必须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奋发实干,立足课堂、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抓好党支部建设,在“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建设道路上奋勇前进。
纲要教研室支部书记李凤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容丰富全面,对于今后江苏蹄疾步稳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大指导作用。作为高校一名基层教师党支部书记,我积极主动学习相关内容和资讯,反复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团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是对江苏过去工作和贡献的肯定,更是对江苏今后工作的要求和期许。今后我一是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利用会议论坛、学术写作、智库建言等方式,深入系统马克思主义学术问题如“内卷式竞争”、公平与效率等问题;二是加强探索共同富裕经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江苏在共同富裕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探索经验,先试先行。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意,我力求强化研究江苏先试先行的策略对策;三是强化研究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创意产品做得好,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赋能作用,我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走在最前列,争当弄潮儿。
原理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严小青: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江苏发展乃至全国发展大局指明方向。深入学习讲话,我深刻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时代实践中的熠熠光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讲话深刻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深刻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注重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不断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德法党支部书记于璐: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江苏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作为马院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鼓励他们关注前沿科技动态,理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紧密联系。通过讲述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乃至全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理解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开放是繁荣的必由之路。鼓励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思考,培养他们为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贡献智慧的责任感。
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黄洁:时代大潮浩浩荡荡,中国式现代化日月新天。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讲话,让我备受鼓舞,倍加振奋。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 一大批拔尖创新的“新质人才”。高校是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作为一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将始终牢记育人使命,不断强化研究生思想引领工作,面向青年学生,尽快讲清新质生产力理论的重大意义,讲透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内涵,讲明新质生产力的青年担当,引导教育青年学子胸怀“国之大者”,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育创新意识,激发创造热情,在实践磨砺中努力成长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质人才”。
学院教授陈宗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并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由此,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定“四个自信”,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续写好江苏发展新的时代篇章,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时代使命。
学院教授赖风: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的讲话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指导性,作为一线思政课教师,将在认真学习、仔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江苏实际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并积极推动相关成果及时进入课堂教学之中,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培养时代新人。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主任王华华: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江苏要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等方面发力,这与高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紧密相连。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以此为指引,将科技创新精神、产业报国情怀有机融入思政课堂,引导青年学生理解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意义,激励他们投身于通信及相关领域的创新创造,以所学知识为国家科技发展添砖加瓦,在时代浪潮中践行青年担当。
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汪静: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的讲话语重心长、促人深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作为经济大省的重要责任,特别是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方面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仅让我感受到区域发展的澎湃动能,更体会到时代赋予青年学子的创新责任。我深刻认识到,专业基础是创新发展的根基,但决不应成为自我设限的天花板。当前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正在重构传统的知识疆界,若局限于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满足于被动式的学习状态、固守单向度的思维模式,终将在新业态迭代中失去竞争力。这要求我们必须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自觉,在磨砺中壮筋骨、长才干,在专业领域深挖理论根基,构建系统化的知识图谱;要主动对接产业前沿,在虚实结合的创新实践中锤炼多维能力。
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陈巍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感青年学子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的责任重大,认识到科技创新是推动民族复兴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思维方式的变革。深刻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让我形成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意识到团队合作和跨学科交流的重要性。科技创新还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我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促进能力和思维的不断飞跃。学习讲话让我更加坚定在新时代下继续奋斗的决心,我将以开放思维、扎实学识、坚定信念,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果,逐渐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组稿:龙庆 编辑:龙庆 初审:史献芝 终审:李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