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淮安市淮阴区开展了为期4天的精准扶贫调研实践活动。本次调研实践活动由许和隆院长带队,校党委组织部宋振超、校发展规划处张宇、马克思学院专任教师、研究生及相关学院本科生等共19名师生一同参与了调研实践活动。
12日下午,调研团来到淮阴区政府进行调研座谈。淮阴区党委副书记杨维东、江苏省委驻淮阴区扶贫工作队临时党委委员李民、周书全、耿立波、吴厚军、区扶贫办主任梁泳,及部分驻区扶贫队队员等相关同志参加了座谈交流。杨书记、梁主任分别从全区层面介绍了淮阴区“十二五”期间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经验和脱贫目标完成情况,现阶段贫困片区和贫困人口分布概况、致贫原因和部分乡镇扶贫项目实行状况,“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工作规划以及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驻区扶贫工作队队员分别从行业帮扶、亲身经历、实践体会、帮扶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等角度逐一发言,交流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认识体会。最后座谈双方就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举措、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建议、想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13日上午,调研团首先赴吴城镇进行座谈,镇党委书记汤凯及班子成员与调研团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介绍了该镇的相关工作概况,包括“产业帮扶”、“七日阳光”项目等。随后,调研团赴韩桥乡兴旺村,参观了改造出新的兴旺村村委会办公楼,该出新工程项目给该村村干部日常工作、便民服务等提供了有效平台。下午,调研团到赵集镇调研高家堰村“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赵集镇党委书记在座谈会上向调研团详细介绍了该镇的扶贫工作,涉及扶贫项目、扶贫款项使用、扶贫成果等内容,两位省级贫困村的村支书分别介绍了本村的经济现状、脱贫项目规划和实施情况,镇相关同志介绍了赵集镇的特色品牌如赵集粉丝、高家堰旅游区规划等。座谈结束后,调研团还对高家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亲身感受该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14日上午,调研实践团一行赴凌桥乡参观考察新堡村磨盘片树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了解该公司的产能和产品销售情况,以及该公司的村企合作发展规划。
调研实践期间,实践团队师生们专程赶往南京邮电大学挂钩帮扶村——吴城镇河滩村,我校驻河滩村省委帮扶队队员兼河滩村第一书记梅琼老师从工作进展、帮扶体会、规划设想等方面同师生们进行了深入汇报交流。调研团师生们深入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家庭,和村民谈心聊天,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生活困境以及政府扶贫工作落实的实效,就本次调研主题“精准扶贫”详实的进行访谈记录和问卷调查。实践团队还为该村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儿童赠送了书包、保温杯、风扇和文具等学习生活用品。为吴城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暑假安全防护等相关知识,与小朋友们互动,现场进行你画我猜、成语接龙、撕名牌等趣味游戏活动。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淮安市淮阴区精准扶贫调研实践团”赴淮阴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调研淮安市淮阴区部分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乡镇和村庄,一窥苏北地区部分农村的贫困现状和政府开展精准扶贫的实施情况,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农村基层,从大学校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走入社会基层的实践,把青年人的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让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国情、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同时,本次精准扶贫调研社会实践活动,希望以淮安市淮阴区为典型来探索和分析总结较为成功的精准扶贫经验和模式,借鉴和推广成功的经验和模式,为政府实施精准扶贫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